Quantcast
Channel: 我的嘴,一块石头的裂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9

[转载]诗人要善于无中生有:品读现代优秀短诗系列之30

$
0
0

                                        诗人要善于无中生有

                  ——品读现代优秀短诗系列之30

                       昌政

                                           诗意的显现

  中青报《冰点》编辑李大同有句名言:让新闻重要起来。诗也一样,要平中见深,如镜中看天。李伟的《牙签》仅八行,写的是用它取食草莓:

  国王手中

  那根小小的牙签

  无声一挥

  就杀死了一千个暴民

 

  然后

  手指轻轻回转

  刺向一枚

  鲜红欲滴的草莓

  全诗两个动作,连起来看一气呵成,若非用心,了无诗意。但是,牙签因在“国王”手里而显得“重要”。无声一挥,只是一个动作,因为透露“杀死了一千个暴民”,就让那“无声一挥”变得不同寻常了。刺取草莓,动作原本优雅,但因前一节的“血腥暴力”,后一节顿显“虚伪残忍”。

  诗人要善于无中生有,放大或缩小,让诗意显现。

 

                      幻想的张力

  在现代诗中,幻想常以幻觉、错觉的方式出现,纯碎的幻想为诗人所不屑,以避宣泄、直白之嫌。曾宏的《青橄榄》以幻想结构成篇,却饶有趣味。全诗如下:

  昨天山里摘下的青橄榄

  把香气种在我的房间

 

  一整天,我耳朵里

  充满了抽芽的声音

 

  接着是开花的声音

  然后满树的青橄榄

 

  在眼睛里摇晃、坠落。惊叹

  生命的过程竟可以如此简单

  满室青橄榄的香气,挥之不去,让诗人陶醉,产生“种在我的房间”幻觉,继而幻想它的抽芽、开花、坠落,是很自然的,也是人们普遍都会有的心理活动。诗人将橄榄在幻想中种了一遍,由这虚拟的橄榄的一生,感悟“生命的过程竟可以如此简单”,则是常人所不常有的体验。诗写“橄榄的一生”,因隐有“人的一生”而产生张力。

  曾宏在一念之间,完成生命的过程,诗思因幻想而自在、自足,诗意因充满张力而有禅意。鲜活,有趣,近禅,好诗正是这样子。

 

                       对比的力量

  我不识外文,对外国诗歌的接受向来持谨慎态度,而杨宗泽译的《拿破仑的自白》,我一看就喜欢了。波斯尼亚诗人扎尔科·米里奇的这首诗只有四行:

  对于我来说欧州很小

  海伦娜岛却很大

 

  对于我

  两公尺的墓地已经足够

  大与小的对比,鲜明突出,更强烈的对比则是:拿破仑的墓地与他流放地海伦娜岛和他一心想占有的欧州之比。诗人删繁就简,突显人生的终极思考,塑造出一个困倦、认命和知足的暮年烈士的形象。

  回望一生,夫复何求!这首诗表达的像极了东方人的思想。

 

                   诗的戏剧性

  轩辕轼轲,一位北方诗人,我记不住他的名字,却忘不了他的《收藏家》:

  我干的最得意的

  一件事是

  藏起了一个大海

  直到海洋局的人

  在门外疯狂地敲门

  我还吹着口哨

  吹着海风

  在壁橱旁

  用剪刀剪掉

  多余的浪花

  藏起了一个大海,这是一个“狂想”,通常作为暗喻,但在这首诗,它是事实的本身。海洋局的人来敲门,是补足想象,也是将事实具像化,这与“我吹着口哨将多余的浪花剪掉”一样,实现诗的戏剧性,完成一个真实的事件。看起来,属于吹牛,荒诞,但无妨看作是梦境,折射一种心理。

  在想像中完成不可能的事,这是诗的境界,有智者称之为“意淫”。就《收藏家》而言,它可以作为某种精神的象征或现象的写真。

 

 

 

                              ——读《大诗歌》随手记于三明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