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的嘴,一块石头的裂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9

长淮诗典(263期)||新锐诗人左右

$
0
0


长淮诗典(263期)||新锐诗人左右



   左右(真名),1988年生于陕西商洛。出有诗集六部。曾获第六届珠江国际诗歌节青年诗人奖、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诗歌佳作奖、第四届柳青文学奖等奖项,2016年参加《诗刊》社第32届青春诗会,现居西安。

在我看来,左右还是孩子。可就是这个孩子,写诗写得那么好。而且,这个好,不是孩子写诗的哪种好。就是诗写得好。可以与年龄联系,也可以不联系。这么说,不是废话么。缘由简单,推举一个诗人,说这么小,就写这么好,突出其小,这无不可。可是,在左右这里,不需要这样的名头,我的意思是,抛开小的因素,左右依然写得好。左右似乎跳出了年龄,但他的诗歌,许多内容,又是只能是他这个年龄段,才能感受的。这就是我说话饶舌的原因。

              ——第广龙

左右诗选


赐我以名,又立我以誉的那个人
 
在任何地方,别人多称我左右
但在我们村,村人总喊我左聋子
对于这个村里的俗称,我习惯了
并以微笑回应他们
我们一家人也习以为常,并将它当做
村里人友好的象征
但有一次,村里的人办婚礼
有一个小孩在很多人面前
冲我大喊:左聋子,左聋子
父亲听后火气很大,愤然走过去
将那个小孩狠狠抓住
扔进水沟里
父亲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个场面,镇住了在座的所有人
自那以后,很少有人那样喊我了
 
 
 
我们这里的农村人
 
农村人的冰箱,就在地里
每到冬天,他们挖开很深的地窖
将一些果蔬密封在里面
春节过完,里面的果蔬依然保鲜
农村人的空调,也在地里
每到夏天,他们挖开石洞
搭上石板,在里面纳凉,一觉睡到天亮
农村人的洗衣机,也在地里
他们挖开地道,打开石井
将洗好的衣服,放在里面泡半天
待晒干了,所有的衣裳跟新买的一样
农村人的智慧,也来自地里
每当他们犯愁的时候,在地里待半天
一切不如意的事就一下子都想顺了
 
 
 
诗人们每天都在干些什么
 
诗人的工作
是从一些山川河流
一些季节时空
偷袭一些声音
从一些村镇和民工手里贱价购买一些声音
倒卖给生活困难与虚无的人
比如酒鬼和女人,他们会呻吟一些声音
比如聋子和哑巴,他们每天在模拟一些声音
是从垃圾站里收集一些声音
在垃圾集中箱里分类一些声音
然后被运到废品工厂加工一些声音
在制造厂制造一些声音
在成品厂包装一些声音
在夜路上运输一些声音
在各类市场里交易一些声音
在世界各地游玩一些声音
在人来车往的走道里挤出一些声音
夜深人静的时候
还念念不忘在梦境中绑架一些声音
就像此时
“啊——”的一声
被不堪一击的海涛
抓住了脚面突震而动的声音
 
 
 
 
找工作
 
夜里做梦
梦见自己
赤着身子走在街上
乞丐一样到处找工作
有人介绍我到墓地看坟,墓碑上规定
应聘者必须站在墓旁
不能动也不能说话
待遇是一亿冥币
我醒来后告诉女友,女友劈头便问
“你干吗没去,看墓挺好”
“我一个活人,却像死人一样工作
最受不了
他们夜里,脱掉骨灰
对着我说阴森森的情话”
 
 
 
 
 
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是一个敏感的词
有时,我的名字很大,大到全班闻名,被称为班偷
有时,我的名字很静,没有人愿意承认,我还活着
 
小时候,它常出现老师的花名册,无论打架还是迟到
它被一些不怀好意的家伙写在纸上,扔进厕所
长大后,它被另一个人刻在景区的城墙上,冠以“××,我喜欢你”
偶尔,记者报道色情新闻,它被当做嫌疑对象
我老了,它被刻上墓碑
我死了,它被摆上灵位
百年后,它被某些诗人撰文回忆
 
有时,我的名字很疼。无论走在哪里
它总是被一些女人痛苦喊醒
 
 
 
 
 
小镇
 
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小镇,人们叫它户垣
这里交通受阻,网络微弱
从来不会有火车驶过,但飞机时常在林中
迷路。小镇很穷
穷得只剩下碧天绿水
这里的人,活在盆地一样的山沟
四周抬头,除了苍天黄土,就是群山狼窝
春节来临之前
家家户户的院子里
堆了很厚的积雪。还有那
很深的夜里,睡不着的人,都能听见
有耳朵的星星
一颗一颗往山里落
 
 
 
 
童年
 
在异地的乡下,我看见一小块阳光
照着农家小院
桃花的苞蕾,在雨水中扎营
我就想起儿时我们村里,烟雨中的春耕
 
很多年了,我从没有如此
强烈地感受老家的变迁:
乡下千里良田没了,良田里撒肥的农民没了
农民犁地的耕牛没了,牛背上欢爬的春虫没了
天空中边捉虫边低飞的花燕子没了
燕群眼中牧羊的村童没了
 
很多年了,家家户户往昔的农事,早已不见踪影
它们已被发达的科技与器械代替
我只记得,那个时候
我爸刚从麦田里撒肥回来。他摘下蓑衣
拉着我满是泥巴的手,唱着欢歌
从我手中接过驱赶羊群的鞭子
 
 
 
 
 
兄弟
——给苏明
 
我差一点就拥抱了你,在一刻钟
我差一点就拥抱了你,在兰州,在风刮得像割玻璃的凌晨
 
第一次见面,车刚出站,你熟悉得像我
当兵五年归来的堂兄
 
坐在出租车里,你多次露出虎牙,对我傻笑
我慌张掏出纸笔,却什么话也写不出,只好假装很冷
 
路过黄河口岸,我看见我们挨在一起的影子
我小心翼翼把它捏在手心,生怕它无故跑掉
 
两天的时间真短。我扳开手钟,拼命将它向后拨弄
但时间也很孤独,伤得只剩雁过留声
 
要走了。我在人群里不断回头
你立在原地,眼中的泪光颤颤跳动
 
你走后,我把在兰州的一天
不断唠叨成漫长的一生
 
 
 
 
 悯农
 
我穷
穷得只剩
一片祖传下来的土地,衣着褴褛的蚯蚓帮我耕着
我穷
穷得早已与空气隔绝
蚂蚁用它荒芜的触角
拼命去填补大树的窟窿
在今夜
月亮是穷的
苍茫山河是穷的
明天也是穷的
也但愿
世间所有的富翁
都是穷的
 
 
苍儿会的牛群
 
这里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漫山遍野的牛”
 
当我近距离拍它们的眼睛
它们也目不转睛看我
 
当我离开
它们一边低头吃草一边偷偷看我
 
它们的样子
让我想起一些许久不见的朋友
 
朋友初见面时,也是这样子看我
离别时,也是这样子看我
 
 



写诗的左右
                
第广龙
 
    写诗的左右,就姓左,就叫左右。左右不是笔名。

    左右在网上有个名字,叫十六龄童左右。现在的左右,不是十六龄童了。只是,我看到左右还在这样称呼自己。十六岁这个年纪,对于左右,一定有特殊的意义吧。

    在我看来,左右还是孩子。可就是这个孩子,写诗写得那么好。而且,这个好,不是孩子写诗的哪种好。就是诗写得好。可以与年龄联系,也可以不联系。这么说,不是废话么。缘由简单,推举一个诗人,说这么小,就写这么好,突出其小,这无不可。可是,在左右这里,不需要这样的名头,我的意思是,抛开小的因素,左右依然写得好。左右似乎跳出了年龄,但他的诗歌,许多内容,又是只能是他这个年龄段,才能感受的。这就是我说话饶舌的原因。

    为什么左右写的诗不是童诗,不是孩子那样的诗呢?这一定与生活有关,与成长有关,与身体有关。而且,我还有一个判断,左右虽然达到了诗歌写作的成熟和自觉,左右的诗歌,并不缺少童心,这个,是多少诗人都愿意保持的呀。有了童心,心底干净,也能够发现更多的诗意。诗歌写作超越了许多同龄人的左右,保有一颗这样的童心。他有一首诗歌《我很坏》,写得有些恶作剧,微妙的心计,情节的铺垫,都不意外,表达却是纯真的。《在姐姐的婚礼上》,想和人有交流,却受挫,一个孩子愿意分糖果给他,一个少妇的对话,却是让他让开。这其中的苦味儿,左右写出来了,没有怨,只有无奈。让我想起一幅西方的名画《卖花的女孩》。

    我和左右见过多次,都是在诗歌活动的场合。之前,他给我的博客发短信,我们有了联系,他写了一首诗,把我的名字使用进去,我挺感动的。我也给左右写了一些短句子,有鼓励的意思,自然,对于左右,帮助不会太大。毕竟,我喜欢诗歌,也乐于和爱诗的人来往,可是,评论诗歌,我不专长。左右爱诗歌,也喜欢参加活动,喜欢和人交流。我老在网上看到他关注着许多人,并问候着。左右以此和外部的世界,保持着联系,有精力,有热情,也渴望获得回响。

     可是,左右和人交流,很不方便。

     是的,他从小失聪,听不见。这个他不回避,而且在诗歌中多有涉及。其中《聋子》这首诗,已成为名作,传播广泛。言语的通道阻碍了,有文字,左右就有了亲人,可以厮守,得到的安慰大。他说话能力的丧失,在网络,短信,书写上的异常放量,正是一种补偿。

我读到了这首《命》,是伊沙先生主持的《新世纪诗典》推出的。
 
我挖了一个坑。挖了一会儿
看着它
又把它埋上。我为命运埋下的纸钱
没有人会知道
 
    这首诗,只有四行。

    他爱生活,可是,生活有些不爱他。要说左右经历坎坷,我看算不上。要说左右在诗歌写作上挫折大,我看也算不上。但是,左右经历的忧伤,挫折,失落,愤怒,比别人更在意一些,是他的敏感,躁动,不安全感造成的,也是一个写诗的诗人,以诗歌对生命现场的直击。正是这样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左右,写出了生命的痛感,不是装出来的,不是找来的,就在当下,就在心里,用伊沙先生的话,“真要命”!

    左右出版了一本诗集《地下铁》,是天朗控股集团和陕西慈善文化基金资助的,由吴克敬先生作序,评价很高。我读了,喜欢,一些短诗,尤其好。左右在写诗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持续性也很强。真为左右高兴。

    左右有诗歌才华,写作勤奋,在自己的路子上。随着影响扩大,发表增多,人们对左右,会有更多的期待,这也是自然的过程。据说唱戏的,从小练,到一定年记,会出现倒仓,有的能过去,有的嗓子就坏了。希望写诗的左右,在这个烦乱的人世,写下去,写得更好,更多,不会倒仓。希望不会说话的左右,用说话的笔,给这个悲喜的人间,留下不会消失的声音。
 
             2014年4月20日于西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