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艺术》
米沃什
我一直向往更为广阔的形式
不受诗歌或散文的约束
让我们能理解清楚
以免作者为难,也不必叫读者受苦
诗歌的本质有些粗鄙
它来自我们本身,我们却未注意
它的发现使我们惊讶不已
仿佛突然看到一头猛虎张牙摆尾
有人说,支配诗歌的是魔鬼
认为天使也有份,那就是夸张
诗人凭什么自豪,叫人很费思量
明知自己脆弱,总觉得颜面无光
哪个有理智的人愿意让魔鬼
占据他的躯壳,胡言乱语?
它们夺去了你的嘴和手并不满足
还想任意摆布你的命运
病态的东西如今大受欢迎
也许你们以为我是在开玩笑
或是想出些什么旁门歪道
颂扬诗的艺术却借助冷讽热嘲
有一个时期,人们总读圣贤著作
用这种方法来克服悲痛和苦楚
把精神病院里写的篇章留诸于世
毕竟和这没有共同之处
不过世界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样
我们也不是梦呓中的形象
人们在维护沉默的正直
从而赢得邻居和亲友的敬仰
如果诗歌不值得回味,又有什么意义?
困难的是做个真正的人必须继续
因为我们的家门敞开,没闩没锁
无形的客人在随便进出
我承认这番话算不上诗歌
诗歌不能轻易写成,需要苦苦思索
给我们灵感的应是天使的善良
绝不是魔鬼的邪恶
米沃什波兰美籍诗人,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写下过很多优秀的诗作和诗歌理论,如今他已成为为数不多仍在世寻觅真理的诗人。现在我们来看这首诗:
我一直向往更为广阔的形式
不受诗歌或散文的约束
让我们能理解清楚
以免作者为难,也不必叫读者受苦
首先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在追求一种更广阔的形式,能不让他受到文学的束缚。为的是不让读者为难,也不必叫读者受苦,这表达十分真诚。诗人也感觉到在某种程度上与读者之间的隔阂,造成这种隔阂有原因是因为诗人被局限了,所以才会向往更为广阔的形式,所以才不希望受到诗歌或散文的约束。再来看下一段:
诗歌的本质有些粗鄙
它来自我们本身,我们却未注意
它的发现使我们惊讶不已
仿佛突然看到一头猛虎张牙摆尾
诗人直接点出诗歌的本质而且用的是“粗鄙”,这表示诗人对诗歌的理解。后面马上写诗歌来自哪里,自然是来自诗人本身,这里简单谈一下:关于诗歌技巧,其实就是诗人看世界的方式,他所理解的世界,技巧应该融在表达诗人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里,我们有些诗人在诗中没有技巧,主要在于这种技巧还没有熟练到自己的本身意识里。而我们有些诗人的诗里只有技巧是因为他看世界还没有太多自己的方式诗里基本可以说没有内容只有漂亮的表现手法。
既然诗歌来自我们本身下面诗人马上指出“我们却未注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就是灵感,我们必须承认有些时候一首好诗是我们意外的收获,说得文艺一些就是____这首诗是天赐的。所以下面诗人写“它的发现使我们惊讶不已”因为我们也没有意识到我们会写出这样一首诗。紧跟着诗人用了一个比喻“仿佛突然看到一头猛虎张牙舞爪”诗人从自己的诗歌里抽离出来,并且给了诗歌一个形象,一头猛虎,还张牙舞爪。诗人表达了一个创作状态的完成,诗人面对自己的诗作的惊讶。再看下一段:
有人说,支配诗歌的是魔鬼
认为天使也有份,那就是夸张
诗人凭什么自豪,叫人很费思量
明知自己脆弱,总觉得颜面无光
这里的“有人说”可以理解为一种读者的偏见“支配诗歌的是魔鬼/认为天使也有份,就是夸张”很多人认为诗歌是美的,总觉得美就是正面的用一个很流行的词:“正能量”这里诗人指出诗歌是会被魔鬼支配是读者的审美意味,其实所有到达极致的事情都指示一种美。“认为天使也有份,那就是夸张”因为这有标榜自己的嫌疑有些“王婆卖瓜”的意思,诗人指出读者可以对诗人对诗作有误解,但诗人自己绝不能因为这种误解而标榜自己,更不该因此自豪所以诗人下面写“诗人凭什么自豪,叫人很费思量/明知自己脆弱,总觉得颜面无光”诗人认为这根本没有必要!
哪个有理智的人愿意让魔鬼
占据他的躯壳,胡言乱语?
它们夺去了你的嘴和手并不满足
还想任意摆布你的命运
下面诗人指出只要是有理智的人都不愿意被魔鬼掌控,这里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魔鬼占据驱壳以后会做什么呢“胡言乱语?”这里的问号只是诗人的假设,魔鬼还会夺取你的嘴和手这样他也不满足,还要摆布你的命运,这里透着邪恶透着被魔鬼占据的诗人和其诗作的厄运。再来看下一段:
病态的东西如今大受欢迎
也许你们以为我是在开玩笑
或是想出些什么旁门歪道
颂扬诗的艺术却借助冷讽热嘲
下面诗人就指出“病态”也就是链接上面的被恶魔占据驱壳的诗人所写出的诗作,如今大受欢迎,这种邪恶反而被欢迎这的确很不正常,所以诗人才会说“也许你们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或是想出些什么旁门歪道/颂扬诗的艺术却借助冷讽热嘲”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其实诗人对这种环境也有很深的担忧。再看下一段:
有一个时期,人们总读圣贤著作
用这种方法来克服悲痛和苦楚
把精神病院里写的篇章留诸于世
毕竟和这没有共同之处
诗人指出:“有一个时期,人们总读圣贤著作”为了找到一种方法来克服悲痛和苦楚。并把圣贤们在精神病院里写的篇章留在世上,但这与上面所说的“病态”没有共同之处。这两段表现了俩个极端,诗人认为这都是审美上的偏颇。再看下一段:
不过世界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样
我们也不是梦呓中的形象
人们在维护沉默的正直
从而赢得邻居和亲友的敬仰
下面诗人又指出:“不过世界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样/我们也不是梦呓中的形象”世界往往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它有它本质的东西,比如弱肉强食,比如残忍。而处在世界中的我们自己也不是在梦中那样的理想状态。或者也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完善,但我们还要维护沉默的正直,为什么正直是沉默的呢?因为往往正直的人被大多数人所厌恶,毕竟人性本恶。所以慢慢的正直就变得沉默了,而我们维护他仅仅是为了赢得邻居和亲友的敬仰。这目的多么的不纯洁,又多么的可悲。再看下一段:
如果诗歌不值得回味,又有什么意义?
困难的是做个真正的人必须继续
因为我们的家门敞开,没闩没锁
无形的客人在随便进出
诗人在谈完世界的问题和人类自身的问题以后,又拉回到诗歌上来。诗人直接指出:“如果诗歌不值得回味,又有什么意义?”但困难的不是诗歌有无意义,而是作为一个人必须继续。诗人指出诗歌并不是那么重要,作为人才是重要的。为什么呢?接着看:“因为我们的家门敞开,没闩没锁/无形的客人在随便进出”这里诗人并不是真说我们的家,而是说诗作是向所有读者敞开的,无形的客人这里指的是读者,包括读者的阅读趣味。再看下一段:
我承认这番话算不上诗歌
诗歌不能轻易写成,需要苦苦思索
给我们灵感的应是天使的善良
绝不是魔鬼的邪恶
诗人自己谦卑的承认以上所说算不上诗歌,因为:“诗歌不能轻易写成,需要苦苦思索”这里诗人又指出诗歌应该怎样写成。最后两句诗人带着一种类似祈祷一样庄严的口吻说:“给我们灵感的应是天使的善良/绝不是魔鬼的邪恶”返回到前面诗人认为说天使也有份是夸张,其实诗人最后表达的是:“给我们灵感的应是天使的善良/绝不是魔鬼的邪恶”赋予诗歌灵感的应该是一种善良,一种天使的善良。绝不该是邪恶,恶魔的邪恶。米沃什是享誉世界的诗人,这首诗并不能代表他!翻译米沃什的译者往往也把这首诗排除在外,我觉得恰恰应该把这首诗拿出来,做一番自己的阐述,以上都是自己的理解有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包含!(文/钟放)
来源:阁楼诗歌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