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的嘴,一块石头的裂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9

小说,写到极致是精品

$
0
0




布面油画:郭润文

 

小说,写到极致是精品  

                     

赵杰民/文

 

 
   我和网友准南矿工在作品交流中,他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写出又深刻又生动的小说来?
  为了表达和网友交流的诚意,我决定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尽管我至今也并没有写出“又深刻又生动的小说来”,但也不妨谈一谈。就好像一些戏迷,自己从来没演过戏,却也不妨议论议论哪个演员戏演得如何好那样。
 
   准南矿工提到的这个问题很宽泛。我想,要把有关方面都谈到,那大概就得从大学文科教材里摘抄一大堆知识,汇编成一本很厚的书:什么深入生活啦,学习中外文学精典著作啦,提高为人民大众写作的思想认识啦,提炼主题啦、写完以后要多修改啦……
但其实你就是把上述知识都学习了个遍,也不一定就能写出又深刻又生动的小说来。因为这些人所共知的道理并不是关键所在。
我以为得换个角度,集中到一个点上来看这个问题:
 
一、极致的绝活,造就脱颖而出的明星!
 
    我经常从电视里收视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节目,有一个节目对我很有启发:一位在蛋糕房工作的女工创造的世界记录是从案板上往袋子里捡蛋糕。捡的时候,不允许把案板端起来住袋子里倒,也不能用手三个五个地抓,而只能用一双筷子一个一个地夹。这个活儿,说来并不难,是个人就能干了。世界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干这件事,可是都干得一般化,也出不了名。只有这位女工把这件事给“做强做大”了,做成了世界记录。她的窍门只有一个,快!快得让人眼花撩乱,快到了极致!在同样的时间里,三个人加起来也没她一个人夹得多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你要把一件事做好,做得不同凡响,你就得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咱们国家每年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声乐学生有多少?不下几万人吧?可是这些人都干不过一天声乐没学过的阿宝。为什么?阿宝把高音唱到了极致。一般的歌唱家最多只能唱到海C,他却比海C 还要高上四个音,一直唱到海G!人家不出名谁出名?
舞台上的杂技节目,都是练到了极致才敢上台。比如高车踢碗,又要让一个轮子的自行车站在台上不倒下来,又要一个脚把一只只碗踢到头顶上摞起来,最后还要把一只汤匙踢进碗里……多难啊!难到了极致!干嘛要这么难呀?搞得容易点不行吗?
对不起,不行,容易了就没人看了,做不到极致也没人看!这个世界只青睐达到极致的看点!
 
二、极致化的情节,演绎穿不过的马路
 
写小说需要写到极致吗?太需要了!
文学作品,舞台作品,影视作品都一样,都得弄到极致才能成为精品,才会“又深刻又生动”!小说自然不能例外。
有的人可能说了:“小说,怎么能写到极致?莫非是要写成几十万字,才算达到极致?”
不是这个意思!
极致,要有正确的极致方向。方向不对头,肯定白费劲儿。
比如写小说,很多作者都是费很大劲儿把语言弄得花里胡稍,像小学生作文儿似的,使用很多好词好句,其实这完全是舍本逐末。作为小说,语言固然要精彩,文学的第一要素嘛!但是你要想让一篇小说靠语言出彩,以为把语言搞到极致,就成为精品小说了,那恐怕有些费力不讨好。因为小说不是诗,诗的语言本身就是目的,把语言弄好了,诗就写好了,而小说的语言只是表达内容的工具、手段。光是语言漂亮,还差得远着呢!
再让我们看一个例子,就清楚了!
有一篇小说很有名,题目叫《穿不过的马路》,最初发表在《北京文艺》,后来被《作品与争鸣》杂志和《江山文学网》等众多媒体转载。再后来还被改编成小品走上舞台。
在现在这个时代,很难过的马路,到处都有。在我们这个城市里,就有好多这样的马路:由于地处不设红绿灯的三岔路,汽车总是川流不息,而且没有哪辆车肯开得慢上一会儿,让路两边的行人能够横穿一下。我每次往返这样的马路的时候,都感到生命安全连一点保障都没有。
我想小说的作者遇到的情况大概跟我差不多,但我没想到穿不过的马路还能成为一篇小说,即使想到了,我也写不成。因为我也跟大家一样,比较习惯于按照一般的现实情况构思作品。写出来也无非就是我在车流之中七拐八绕,吓出了一身冷汗,最后总算走到了马路对面,然后再发一通感慨之类。这种东西,根本就不是小说,也就相当于一篇小学生作文,顶多是自己放到网上,让熟识的网友违心地夸赞几句,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但是人家那位名叫卢江良的作家却写成了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精品小说!小说成功的奥秘就是把难穿过的马路写到了极致,写成了一条无论怎样也穿不过去的马路!他是怎样写的呢?下边让我们来看一看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一位农村老太太要到城里儿子家,一路顺利,但就在离儿子家不远的地方,被一条很宽且车流滚滚的马路阻挡住去路。老太太本来可以从远处绕过去,但是她怕走迷了路就没敢绕。
老太太无奈地在马路边站了一天一夜,站得饿了,从包袱里拿出煮鸡蛋来剥着吃。不料,在往路边扔鸡蛋皮时,被一位城管发现,遭到申斥。老太太诉说了自己的困境,得到城管的同情。城管开始想把老太太领过马路去,(如果领过去,后边就没戏唱了,小说将很快结束,也就没法达到写作的极致)但是他是一位协警,平时老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自尊心超强。他想,正规城管都没有谁领老太太过马路,我凭什么要领他过去!待要不管呢?良心上又过不去。犹豫再三,城管心生妙计。
城管打电话通知自己的一位记者朋友,让他来采访,顺便处理这件事。记者感到老太太一天一夜穿不过马路是一件好新闻,便急忙赶来。采访结束后,他本来也可以领老太太过马路,但是他怕新闻报道后,由于老太太已经穿过了马路,被别人质疑新闻的真实性,便给了老太太二十元钱,央求老太太先不要过马路。等明天他回来的时候再过。
第二天上午,这位记者领来一大群记者,老太太俨然成了名人。采访过后,记者们都不肯领老人家过马路,反而集体凑钱让她在马路这边多待些日子,以便让这一新闻持续发酵,取得更大效应。
各媒体全面报道后,事情引起了市长的关注,他责成政府办公室主任去解决这件事。这位主任召集各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但一直协调不下去。城管局说,老太太不是小商小贩,他们没法对她执法。民政局说,老太太不是乞丐,不属于救助对象,交警说老太太呆的地方,本身就不允许过马路的……
办公室主任请示市长,可以不可以由他把老太太领过马路去?市长说不行,这是治标不治本。再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
办公室主任只好让老太太在马路边上的一家商铺里住了下来。房租由市政府交付。为了让老太太住的安心,还按月给老太太支付一笔不菲的生活费用。
老太太在马路这边住的十分快乐,不但生活有了保证,还每天在商铺和当地人在一起打麻将。以致她儿子找到她后,都不肯离开这里,反而让她儿子、儿媳经常到她这里揩油……直到又来了一位新市长,老太太才极不情愿地被办公室主任背过了马路。
 
请看,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过马路困难的情况,竟被作者写出这么多波澜起伏的情节。这个小说算不算写到了极致呢?我认为可以说是写到极致了。也因而写成了精品。
当然,也有的人会说,哼!哪有这样的事,太夸张了,太不真实了……
是的,你也可以这么说,我不跟你辩论,也没法辩论清楚。问题是,编辑部的编辑和主编是认同你的说法,还是认同他这篇小说。
 
三、极致化的情节,隐含在经典的著作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凡是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经久传世的名著,都隐含着极致的写作笔法,都把各种各样的情节波澜推到了极致,才碰撞出极其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无数例子,我们可以随手拈来:
在《红楼梦》中,作者先是把一个贵族大家族的富贵气象描写到极致,然后一个大转折,把这个大家族家败人亡的悲惨景象描写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极致。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历经的苦难竟有九九八十一难之多,其中每一难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可谓艰险的极致、战斗的极致!
在《水浒传》中,极致的写作笔法更是比比皆是。单说武松打虎这一节,光是和老虎单打独斗,就已经是非常的英雄壮举了,偏偏又是黑夜,偏偏又是武松喝醉了酒,醉得东倒西歪,还打断了哨棒,你看,这样的打虎情节是多么的极致!
在《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深入匪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但是,光是演绎杨子荣和座山雕、八大金钢周旋,还不算极致。真正的极致是杨子荣曾经亲自审问过的小炉匠栾平,从解放军手里逃出来,突然出现在威虎山那个场景。一下子把杨子荣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英雄品格突显出来。
在当代电视剧《落地请开手机》中,国家安全局警察沈亢冒名黑社会匪徒王浩,和敌人斗智斗勇。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一连串的危险接踵而来。先是敌人怀疑他不是真正的王浩,用计让真王浩的妻子从澳门赶来探望王浩。王浩的身份一旦暴露,我们国家安全局的破敌计划将全部落空。沈亢好容易用智慧骗过敌人,一位不知内情的中学同学突然出现,当众叫他“沈亢”,又一次引起敌人的警觉……就这样,在暴露与反暴露中,情节不断推向极致,越来越扣人心弦,使观众欲罢不能……
 
四、极致化的情节,你敢不敢下笔写?
 
我在和一些爱好小说写作的网友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人的作品之所以老是平淡无奇,就在于缺乏极致化的写作意识。有些人写小说总是把实际生活直接搬到作品中来,以为只要把实际发生的事直接搬到稿纸上,就是好小说了。还有些人,脑子里虽有一些类似极致化的朦胧意识,可是不能贯彻始终,往往在写作中半途而废,浪费了本来很有雕刻价值的写作素材.而另一些人却是不敢去向极致的方向去努力,因为他们知道极致的方向上,危险太多,困难太大,他们感到自己无力去克服。在他们看来,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一直穿不过一条马路?在他们的意识里,如果小炉匠栾平逃上了威虎山,则杨子荣必死无疑。如果武松手里连条棍子都没有,他肯定是要被老虎吃掉的了。如果一个正面人物被敌人绑上法场,四周有重兵把守,这个正面人物怎么会有生还的余地……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写一些平淡无奇的东西,只能写出一些不受编辑和读者待见的平庸作品。
他们好像不知道,当你在创作小说或者戏剧的时候,你笔下哪些人物、事件,实际上完全是靠你安排指挥的。你就是他们的上帝,你怎样安排都行,岂有这也不能那也不能的道理?
    作为一个创作者,在看问题时,需要看到多方面的因素,看到多方面的结果,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如说,一个正面人物被绑上了法场,并不总是只有杀头一个结果,还有多种因素可以避免杀头。
A、皇帝突然下圣旨,刀下留人;
B、这只是敌人设计的一场考验;
C 、我方捕捉了敌方的重要人物,提出互换;
D、敌方突然出现内讧,有一部分人掉转枪口;
E、我方重金买通了有权决定生死的敌人;
F、我方向敌方猛攻,如敌方不放人,我方就叫他
       们全部灭亡,敌方无奈就范。
     G、在一场凶杀冤案中,就在即将下达开枪正法 
        命令时,“死者”突然现身   ……
        如此等等。
    你看,有这么多的选择,究竟怎样,那还不是全凭作者自己做主吗?有什么不敢呢?
在《落地请开手机》中,王浩的妻子突然来到假王浩面前,让观众十分担心的是,她如果立刻指认说:“这不是我丈夫、他是假扮的!”那当然这位假王浩就立刻败露了。这部电视剧也只好到此结束,没法再演下去了。
然而观众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了:真王浩的妻子是位非常聪明的女子,当她一看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丈夫是一位陌生人时,立刻意识到,此人肯定是一位潜伏到敌人内部的国家警察,如果当面揭穿他,那就等于和国家对抗,与祖国为敌!她能这么做吗?当然不能!于是她镇定自若地认下了这位丈夫,成功地掩护了我们的自己人,骗过了敌人。
看,一场惊险就这样化解了!
问题是,如果由你来写这场戏,你敢不敢让他们相见?
话说到这里,您都明白了吧?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还是那句话,极致,写到极致才会写出精品!有志于创作精品小说、戏剧、电视剧的网友们,向极致方向努力,去摘取辉煌的创作成果!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