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需要想象,但也需要真实。我读到《窟窿》后,内心十分震动,作者运用诗歌形式反映青儿的生活,非常真实,短短19行,通过青儿这个代表,突出反映出现代妓女生活的悲惨、辛酸和无助。这首诗是君一在《组成诗歌论坛》上推荐的一组诗里面的一首,君一在推介时说:“真实是第一位的,入点是第二位的,语言是第三位的。这也是一个写作的顺序。”《窟窿》这首诗恰好印证了他的观点。
诗歌截选了青儿生活的一个真实场景,也就是像君一说的,作者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帮青儿数钱。“快过年了/青儿要回家了/她把一年的血汗全拿出来/让我帮她清点/青儿说她辨不清人民币的真假/让我细心检验/我一丝不苟/怕城里的淫币流窜乡村/污了乡亲们的手。”在数钱的过程中,我发现
“卖淫一年/青儿收钞两万/有些百元大钞上/老人家的脸/都被青儿用烟头烧了个黑窟窿/一共一百三十五个”。青儿为什么会有如此怪异的举动呢?“我问为什么/青儿说/他不该在我疼的时候/一言不发。”青儿不管是自愿还是不自愿,她卖不卖淫,可能不是她自己可以决定的,也就是说在本质上青儿是被控制的,也许是被老鸨和打手控制,也许是被自己贪图享乐的私欲控制,也许是被家庭赤贫,父母有病需要用钱导致的无情现实控制,因此走上卖淫的路,这是一条痛苦、悲惨、辛酸的路,青儿经常无法忍受,但由于诸多控制的原因而不得不做,不得不忍受,她有仇恨,但一个少不更事的弱女子又敢向谁寻仇?只好万般无奈地对百元大钞上的老人头发泄。
青儿用这种小儿科的方式对自己的命运做出反抗,正是反抗的无奈、无助、无声、无用,才给读者以撼人心魄的震动,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由此观之,《窟窿》能够如此打动读者,靠的不是华丽的辞藻,不是宏大的构思,也不是虚无缥缈的想象,靠的是真实的力量。
附《窟窿 》
窟窿
管上(陕西)
快过年了
青儿要回家了
她把一年的血汗全拿出来
让我帮她清点
青儿说她辨不清人民币的真假
让我细心检验
我一丝不苟
怕城里的淫币流窜乡村
污了乡亲们的手
卖淫一年
青儿收钞两万
有些百元大钞上
老人家的脸
都被青儿用烟头烧了个黑窟窿
一共一百三十五个
我问为什么
青儿说
他不该在我痛苦时
一言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