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个想法,编选一本《天下好诗》,把我读到的、喜欢的好诗汇集成册,让自己可以天天读,同时也与所有爱诗的人一起分享。但这不仅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也是一件永远不可完成的事。幸好,现在有博客这样的新载体,可以暂时替代书籍的功能,而且或许还更好。至于这些作品的选择标准,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个人的偏爱。
爱情赞美诗
•沈苇
在人民公社废弃的猪圈
他们蓬头垢面地相爱
在雪花、寒风和一床破棉絮下
他们瑟瑟发抖的爱情
比一只煨熟的土豆更烫
等分用完这只土豆,再也没有别的食粮
再也没有能够回去的故乡
在人民公社废弃的猪圈
这对流浪的男女
用体内最后的火和热相爱
“阿花啊……不要扔下了我!”
他泣不成声,抱着一点点冰凉下去的她
像抱着污泥中的一只月亮
我没有听过比这更悲痛、深情的颤音
除了在人民公社废弃的猪圈
赏析——
沈苇早就是在诗坛具有重要性和影响力的诗人,但笔者开始有意识地阅读其诗歌,却是因为近年读到他的一首短诗《继续赞美家乡就是一个罪人》,作品独特的角度、鲜明的立场和决绝的姿态,称得上是对当代汉语诗歌中几乎已泛滥成灾的、虚情假意的“乡村抒情诗”的一次有力声讨与纠正,读后令人刻骨铭心。后来,我从网上购买来《沈苇诗选》(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1日第1版)系统阅读研究,在这本将目光聚焦新疆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厚重诗集中,我除了在整体上看到了沈苇诗歌的自觉性、艺术性和现代性,更看到了诗人那强烈的文化批判性。就个人最偏爱的这首《爱情赞美诗》来说,首先,其题目与诗歌正文之间运用的典型的“反讽”修辞手法,相信首先就让内行的读者明白了这并非是一首一般意义上的爱情赞美诗,因为它实则还原的应该是一场发生在特殊时期的“瑟瑟发抖的爱情”;其次,“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即“在人民公社废弃的猪圈”一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递进出现,无疑加剧了读者心中爱情之美与现实之残酷的巨大落差与冲击,让这首诗歌在悲剧色彩上了走向某种极致;最后,在这个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除了将“爱情”作为主题来表现复杂的历史和扭曲的人性之外,还有一个主题或者关键词依然是“故乡”。由此我们可以明白,这“故乡”当然不是狭义的沈苇的故乡,而是广义的我们的故乡。然而,我们还有故乡吗?当很多诗人还在瞎扯淡地虚构故乡和赞美故乡,诗人沈苇再一次深沉而绝望地发出了他几乎应和者寡的呐喊:“再也没有能够回去的故乡”。应该说,这既是诗人一以贯之的终极关怀,也是这首“爱情赞美诗”的一个隐匿标题。(白鹤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