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将这些读诗人的声音收纳成一部有声诗集《为你读诗》。
爱尔兰总统迈克尔·希金斯、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诗人西川、诗人北岛、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歌手李健、演员基努·里维斯、演员张国立、演员夏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僧人星云大师、相声演员姜昆、钢琴家郎朗、指挥家祖宾·梅塔……
很难想象,这些名字能够发生联系的主要纽带是诗歌。2013年6月1日儿童节,“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建立,自此每晚10点推出一位读诗人为听众、读者读诗。据“为你读诗”方统计,“为你读诗”总计已播出近1000期读诗作品,读诗人包括国家元首、各国驻华大使、行业翘楚和普通大众,累积传播逾3亿次。
今年4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将这些读诗人的声音和所读经典、优秀诗作,收纳成一部有声诗集《为你读诗》。8月21日下午,这部有声诗集(礼享版)在2015上海书展分会场上海科学会堂发布,同时还搞了个音乐诗会。

《为你读诗》在上海书展分会场上海科学会堂举办的音乐诗会。爱尔兰大使康宝乐将叶芝的《当你老了》献给台下的他夫人。
从私密圈子到文化平台
“为你读诗”的推出单位是Be My Guest,创始人是Be My Guest创始人潘杰客。据“为你读诗”联合发起人、总策划张弦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Be My Guest是一个倡导诗意生活方式的平台,近10年一直专注于国内外精英分享文化艺术,其中就包括诗歌。
“因为过去它一直非常私密、小众和低调,每一次活动都只定向邀请30—40位国内外最有影响力的翘楚参加,也不邀请媒体记者进入现场报道,所以一直不为人所知。”
张弦说,Be My Guest与过去盛行的以拓展人与人商业关系为核心的俱乐部、团体不同,Be My Guest是主张去商业化的,“比如它建议嘉宾在参加活动时不索求名片,不进行商业话题的讨论,不宣传商业信息,不自带摄影摄像,不带副手、助理、经纪人等。”
在举行了多次音乐诗会之后,张弦等人感受到人们在读诗的时候,会自然地去除附着在身上的标签,让人看到真挚、柔软的部分,所以他们认为可以尝试将私密圈子扩展为公众文化平台。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与准备,潘杰客、张弦与邓中翰、李彦宏、杨元庆、黄怒波、彭雪峰、熊晓鸽、濮存昕等十九位联合发起人,精心挑选了2013年“六一儿童节”这天,共同创建了“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并推出了首期节目《给我未来的孩子》。
自此,每晚10点,“为你读诗”都会播出一首诗歌,阅读量不断提高,比如第644期央视主播任鲁豫所读的《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发表后,五日内阅读量即超过130万。

台湾词作人姚谦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

名人效应还是内容为王
正如本文开头所列的那些名字所展现的那样,各行各业的名人、精英不断加入“为你读诗”的读诗人群体。这也让人不禁发问,“为你读诗”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到底是因为“读”还是因为“诗”,甚至“炒作”的怀疑随之而来。
毫无疑问,名人的号召力不可低估,尤其是在前期品牌并不为人熟知的时候。但是,若全部归因于名人效应,恐怕也是忽略或无视了“为你读诗”团队在内容上的精心策划,以及非名人读诗者同样占据读诗人群体的不小比例,以及同样取得了良好阅读量的事实。
据张弦介绍,收听次数最多的前20首作品中,有3首来自普通听众的作品——海琳的《但是你没有》、刘佳的《那一世》、于越的《祖国,一首唱不完的恋歌》。
而在内容上,“为你读诗”的标配是“一诗、一乐、一画、一评、一嘉宾”。我们从这本有声诗集中可以看到,所选诗歌除了像汪国真、席慕蓉等大众比较熟悉的诗人作品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国内外优秀但在大众层面传播并不很高的作品,比如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菲利普·雅各泰、佩索阿、于坚、李元胜等人的作品。这类诗歌的进入,无疑提升了整个诗集和朗诵文本的质量。为做到此,“为你读诗”编辑团队每天都要阅读大量诗歌,并进行分析讨论。
而为了增加读者和听众在阅读和收听每期时的体验,“为你读诗”还汇集了一批国内音乐人为读诗原创了很多配乐。为诗歌作简评的,则不乏当代优秀的诗人、评论家,如臧棣、刘春、树才、张定浩、胡桑、肖水、洛盏等。
经过以上几重效应叠加之后,可以说,“为你读诗”内容质量得到了保证,也就自然赢得了读者、听众的信赖。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没有持续良好的内容和口碑,那么逆天的名人可能也不会参与进来。
尽管很难估量,类似于“为你读诗”这样的文化平台,能否对诗歌发展提供裨益或者说提供多大的帮助。但是读者、听众从中获得了愉悦,好的诗歌文本几倍、几十倍于传统诗集地传播,挺好的。
转自木子网:http://muzicoffee.com/ws/2015-08-24/49339.html

